“远视”被古人称为“能远怯近”,在古人看来,是由于阴精不足,阳气有余,阴阳失衡所致。古人采取滋阴补肾的方法,让患者对症服用六味地黄丸,三个月就能见效。
专家说,学龄前是儿童眼睛发育的过程,出现200度轻度远视属于正常,但远视度数超过300度以上则属于异常,应考虑矫正,防止其发展为弱视。
家长如何发现孩子有“远视”倾向呢? 3岁至4岁的儿童如果出现“对对眼”,多数都是由远视造成的。此外,近视和远视有着共同的特征,就是总喜欢近距离观看电视。两者的不同在于,近视是眯着眼睛看,而远视是瞪大眼睛看。出现这些情况时,应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。
专家提示,“远视”的预防在于早期发现,勤查视力,及时矫正治疗。此外,“远视眼”可适当多看书,做些近距离用眼的细致活儿。
远视眼矫正方法
1、接触镜矫正:戴接触镜可以免除戴眼镜的一些麻烦和苦恼,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角膜变形、角膜缺氧、角膜感染、眼睑过敏等。
2、眼镜矫正:轻度远视眼患者,不需要用眼镜矫正。对于比较严重的成人患者,需要戴眼镜。
3、屈光手术:激光角膜屈光性切削术、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、在眼内置入接触镜、清亮晶状体置换术等。手术可以减少或者消除远视眼患者对眼镜或者接触镜的需要。 配镜原则为:
(1)低度远视。即300度以下学龄前儿童,视力正常或接近正常,无视力疲劳症状者可暂不配镜。因为许多小儿都有300度的生理性远视。有视力疲劳症状者,若戴镜后能够提高视力,则应配戴。但不一定配足,可保留50~100度。
(2)中高度远视,即大于300度以上者,此类儿童,远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,大部分有视力疲劳症状。可分阶段配镜。先戴上稍低于验光所得度数的远视眼镜,待适应后再按验光结果将全部远视度数比例给予处方,配戴第二付眼镜。
(3)有眼球内斜者,原则上要配足远视度数。尤其是戴镜后内斜完全矫正或基本矫正且获得双眼单视功能者,即使戴镜后视力反而降低,亦要按医嘱配足度数。若戴镜后眼位暂无改观,且视力下降明显,上课时黑板也看不清,走路亦有困难,则开始时可适当戴浅一些度数的眼镜,待适应后,再重新配镜给足度数。通常情况下,初戴眼镜总会有些不舒服,一般戴2个月以上便会适应。戴镜适应后要坚持常戴忽摘,并经常检查视力,对伴有弱视者要常遮盖健眼并训练患眼,以使患者视力恢复正常。
儿童远视眼注意事项
远视眼除了影响远近视力之外,还因调节肌之一---内直肌长期过度收缩,致使发生肌肉疲劳症状,眼球酸胀,眼眶疼痛,同时伴有头昏脑胀。患儿会出现上课时精神不集中,记忆力不佳,讨厌看书写字,因而学习成绩下降。 远视眼者,其调节力加强后,必定会增加内直肌的兴奋性。如果一只眼的远视程度严重,为使该眼看清物景,必须增加调节,内直肌的兴奋性必然比正常眼增加,因之,有的远视眼遂形成内斜视。所以,斜视眼多数出现在远视度数较高的患儿。有屈光参差的远视伴斜视患者多数都习惯用注视眼(远视度数较低之眼)工作和学习,而将不使用的斜视眼搁在一边,时间久后,就会导致斜视眼成为弱视眼。
患远视的儿童应及早验光配镜。家长如果发现自已孩子不爱看书,诉说看书稍久就会感到迹模糊、眼胀、头痛、学习成绩不好,就必须及时到医生那儿检查,检影验光。如确定为远视(包括远视散光),要抓紧在8岁以前的黄金时机,配戴合适的眼镜,千万不要拖延。